内容简介
            
                浏阳乡土志一书,为卷十五,其编撰之例,自京师编书局颁定,用以备编辑初等小学教科之原素(编者注:元素)也……”泛黄的纸张,温润的毛笔字,笔墨酣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再加上编排得当的版式,在一百多年后翻阅《浏阳乡土志》稿本,仍是一种享受。由此也可以想象,它的编纂者曾为此耗费的心血。
年逾百龄,孤独存世。泛黄的珍藏稿本再与世人相遇,它的前世今生由此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黄征,又名祖勋,字颖初,号聿园,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生于浏阳,廪贡生,曾任岳麓书院主任教习,清光绪间曾从谭嗣同游,擅长文章,著有《词林韵准》等,时称有“经世之才”,与谭嗣同、唐才常并称“浏阳三杰”。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受时任浏阳知县朱蔚亭的邀约,黄征开始主持编纂《浏阳乡土志》。在编纂之初,这本书不仅承担着地方志的角色,也打算作为当时学制改革初等小学编辑教科书的资料。两年后,编纂初步完成,其内容记事则止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全书以历史、地理、格致为纲,细分为15个类目,全文共15万字左右,内容包含浏阳当时的历史、沿革、政绩、兵事、户口、氏族、实业等方方面面。在编纂这本书的过程中,编纂者皆是一一通过实地考察后方才下笔成文的,史料之丰富、考证之翔实,是研究浏阳历史、文化、风俗、经济等不可或缺的文献。因此,这本乡土志被誉为“晚清乡土志之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