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序
四川革命老区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境内创建的十大革命根据地和
游击区。它包括20世纪20年代末由中共四川地方组织领导,王维舟、旷继勋、李家俊
等创建的川东、虎(城)南(岳)大(树)和蓬溪等革命根据地;1932年红四方面军
战略转移人川,建立的以通(江)南(江)巴(中)为核心、以四川为主体的川陕革命
根据地;以及党中央和红军长征在我省历时_年零八个月,足迹遍布70个县,所建立
的川康边、康巴、广(元)绵(阳)等革命根据地。
四川革命老区面积广阔,历史贡献突出。四川革命老区分布在广元市、广安市、达
州市、雅安市、巴中市和阿坝州全域,以及成都市、泸州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
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资阳市、甘孜州和凉山州的部分区域,涉及17个市
(州)的81个县(市、区)。四川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中国革命重心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桥梁,也是红
军主力由南向北战略大转移的中转基地。红四方面军创建的川陕苏区是四川革命老区的
核心区域和杰出代表,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
大会的报告中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是扬子江南
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分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建立
的伟大斗争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