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凡例
1.本志以地方志书的体例设章谋篇,采用章节和条目结构,章首设概述,力求实
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记述湍口镇域内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和地方特色,旨在为社会提
供具有资治、存史、教化功能的地方史志类典籍。
2.本志所说的“湍口镇”是指2001年乡镇撤并时的建置镇。包含原湍口镇、洪岭
乡两地。志书内文中“本镇”“镇内”“境内”均指现有的建置镇。志记述通贯古今,详今
明古,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至2013年底。
3.设计章节、内文撰写,由镇志编委会完成。所有编入文稿根据现有档案资料与
调查采访提供所得,均经过相关鉴别,一般不注明出处。有些无人撰稿的史事不能栽
入志,已成遗珠之憾,只能容下回修订时补正。
4.本志编纂采用语体文记述体,记述内容按照详近略古、详主略次的原则,重点
记叙经济文化、民生习俗的历史轮廓与地方特色,特别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经济文
化取得的真实变化与不俗业绩。
5.本志记叙内容分为自然、政事、经济、人文、分村简志五大类十七章,其中镇辖
13个行政村的各村村情小辑,可独立成篇,相当于村志。
6.除引文、人名或其他特殊情况必须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外,一律以国家语委1986
年重新公布的《简化汉字表》为依据,使用标准的简化字书写。书写格式自左向右横
排,标点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执行。
7.本志历史纪年以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为志书通用表述方法为范。不同时期
的称谓,均按当时名称,以反映历史真实。有关称指的简写,以符合阅读习惯,不产生
歧义为准,××年代均指20世纪。一些山川古迹地名,以当地称谓为准。本志述及“建国
前或后”,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文革”“一产、二产、三产”等
均按通常的阅读习惯理解。
8.本志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但对境籍各行各业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都加
以记述,大致上分为人物录、人物表和人物特写。“人物特写”以转载报刊发表的“专
栏”文稿加以缩编而成,与志书的“立传”尚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