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代序
什么是荆楚文化?荆,是指牡荆,楚是指灌木。古代用荆楚一词,意为
荒芜之地。所以先秦时把荆楚一带的文化视为蛮夷文化。
楚,既是民族概念,又是国家概念,也是地域概念。楚国是春秋战国时
期历史最长的古国之一,历时800余年。荆楚文化的时间,前从远古,后至现
代,历史悠久。我们在研究荆楚文化时,要把握楚文化是重点、是源头。
据太史公司马迁考证,“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楚人系华夏
族的一支,夏商之际,中原地区斗争激烈,楚祝融部的一支被迫南徙,开始
在今河南淅川、丹水地区,后推进到今汉水流域荆山一带,和当地土著居民
相融合,始有荆蛮之称。周成王时,封鬻熊之后熊绎于楚蛮,才有见于正史
“楚”的正式国号和族名。从夏初到战国中期,中原人移居荆楚,带来了中原
文化,又和当地居民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楚文化。
楚人不仅物质文明居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首,而且精神文明至今仍启迪着人
们的心扉。
我国的先秦文化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北方有以中原文化、秦陇文化、齐
鲁文化、燕赵文化、草原文化等构成的黄河流域文化,南方有以荆楚文化、巴
蜀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等组成的长江流域文化,它们共同构成华夏文
化的主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