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 1973 年的地图由苏联大地测量和制图总局绘制,是一张罕见且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说服力的地图和战争纪念图,它涵盖了 1943 年的第聂伯河 (Dnipro) 战役,当时红军重新夺回了包括基辅 (Kyiv) 在内的同名河流的南部。
这幅大型地图出版于第聂伯河战役 30 周年,分为四个部分。左侧的“主”地图展示了苏联在 1943 年秋季和初冬的推进情况,并标明了各个单位(苏联集团军为方面军 - фронт - 而德国同等单位为“集团军” - группа армий)。除了左下角图例中注明的军事演习(包括空降和海军行动)外,还标注了水道、铁路、城市和其他特征。第聂伯河在地图左侧非常显眼,标注了一连串城市,包括基辅 (Kyiv)、扎波罗热、梅利托波尔、第聂伯罗(此处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赫尔松。再往东,顿涅茨克(此处为斯大林诺)、克拉马托尔斯克和哈尔科夫等城市位于战役初期的前线。
右侧较小的地图描绘了基辅解放期间在基辅周边进行的军事行动(也称为第二次基辅战役)。右上角的奖章反映了该市获得苏联英雄城市称号和列宁勋章的情景。战争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大部分城市被毁,平民也惨遭杀害,其中包括数千名犹太人和其他人,他们在巴比亚尔被纳粹屠杀。左侧的蓝色箭头表示德国的反击,虽然减缓了苏联的推进速度,但未能击退他们在第聂伯河上的桥头堡。
右下角是包含统计表的部分。此部分顶部用红色文字写着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开始进攻的命令。左侧的一列统计数据显示了战斗开始时的兵力平衡和比例,以及战线数量、军队数量、英雄奖章和参与战斗的共产党员(军队的“灵魂”)数量的一般统计数据。下面是第二组与基辅战役具体相关的统计数据。
最后,在左下角,一幅战争场景描绘了苏联军队发动两栖部队渡过第聂伯河时激烈的近距离战斗,这是整个战役的关键时刻。这很可能是一幅大型全景画的缩小版,这种画装饰着卫国战争博物馆和纪念碑的墙壁。第聂伯河战役
第聂伯河战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 1945 年)期间的 1943 年 8 月至 12 月,是东线最大的战役之一,参与战斗的士兵超过 400 万,分布在 1,400 公里长的战线上。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Курск,右上方)取得重大胜利后,红军向西推进,试图从德国占领下解放第聂伯河沿岸的领土,并在河的西岸建立桥头堡。面对激烈的抵抗和艰难的地形,苏联最终成功渡过河流,建立了多个桥头堡,并将德军击退。代价惨重,超过一百万士兵死亡或失踪,还有更多人生病或受伤,苏联的胜利为后来乌克兰的解放铺平了道路,并彰显了红军日益增强的威力。出版历史和普查
该地图由苏联测绘总局(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геодезии и картографии,简称 GUGK)的科学和编辑地图编纂组(Научно-редакционной картосоставительской частью)于 1973 年编纂、设计和准备印刷。一支由大约十几名历史顾问、编辑和技术编辑组成的大型团队(名字列在地图右下角)参与了该地图的制作。